
甲醇汽油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19-08-12
1.辛烷值—甲醇汽油辛烷值比同標號國標無鉛汽油辛烷值高,適用于各種型號的汽油發動機,更適用于高壓縮比發動機。
2.動力性—甲醇汽油配制過程中加入了增強動力的組分使動力性增強。
3.環保—甲醇燃燒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碳氫化合物遠遠低于汽、柴油,尾氣中常規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均比汽油、柴油低30%以上。甲醇不含苯、烯烴、硫,非常規排放物也比汽油燃料好,是典型的清潔替代燃料。甲醇易溶于水且很快自然降解,在儲運、加油過程中發生濺灑事故后不會對環境和土壤造成污染。
4.替代性—汽車發動機易改造,M15及以下不用改造發動機;M25以上稍加改動;M100需改造發動機,技術上沒難點已有成熟機型。生產甲醇燃料的資源豐富。
5.熱值—甲醇的熱值為19800KJ/kg,僅為汽油熱值(44000KJ/Kg)的45%,因此使用甲醇汽油后發動機的油耗隨甲醇摻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為了解決熱值低、油耗增加的問題,在配方中加入了助燃劑乙酸乙酯。
6.腐蝕性—甲醇在生產或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甲醛或甲酸,因此甲醇汽油對發動機有一定的腐蝕性。為了防止對汽缸的腐蝕,添加了防腐蝕劑胺類。車幫幫積碳清經過質檢部門檢測,對金屬零部件腐蝕性達到了1a級別,腐蝕性幾乎為零。
7.冷啟動性能—甲醇的汽化潛熱較高、蒸氣壓較低。甲醇的汽化潛熱為1109 kJ/kg,是汽油汽化潛熱310 kJ/kg的3.17倍。在低溫條件下由于甲醇的汽化潛熱遠遠高于汽油,因此會造成甲醇汽油冷啟動性能差。為了解決冷啟動難的問題,在配制過程中添加了低沸點的醚。
8.溶脹性—甲醇對橡膠有溶脹作用,油路油管、密封件都是橡膠制品,加了抗溶脹劑酰胺阻止對橡膠的溶脹。
上世紀二十年代甲醇汽油開始用作車用燃料,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甲醇汽油廣泛應用于德國,上世紀七十年代受二次石油危機的影響,從替代能源的角度考慮美國、日本、德國和瑞典等國先后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車配套技術的研究開發。美國對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進行開發和應用,重點開發燃燒M85(含甲醇85%)、M100(含甲醇100%)專用甲醇燃料汽車。1987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及美洲銀行改裝500輛福特車試用M85甲醇燃油,總行程3380萬千米,時間長達3年,取得甲醇汽車改裝生產的經驗,1995年美國DOE能源研究中心投入12700輛甲醇車試用M85。日本汽車研究所1993年用大型公共汽車、載貨車使用M85、M100燃料進行了6萬千米的道路試驗以檢驗發動機的耐久性、可靠性,1994年日本奧托甲醇型汽車用7年時間進行道路試驗,1996年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試用汽油、甲醇自由混合雙燃料車已完成確保與汽油大致相同耐久、可靠的靈活燃料車,得出的結論是成本降低有利于批量生產。
在歐洲,瑞典1975年首先提出甲醇可以成為汽車代用燃料并隨即成立國家級的瑞典甲醇開發公司。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研制甲醇發動機,1979年制定了用于”公路交通運輸的醇類燃料”的研究規劃將M15汽油用于汽車,其間組織過由6家汽車廠生產的一千多輛燃醇汽車投入試運行并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建立M15汽車加油站,形成全國供應甲醇汽油網絡。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大眾汽車公司還在中國建立了M100甲醇汽車示范車隊。可以說德國是至今世界上發展甲醇汽車最有成效的國家。
資料表明使用甲醇汽油用于汽車是完全可行的。據統計目前瑞典、新西蘭已推廣使用M15汽油,意大利計劃用含甲醇80%的混合醇代替汽油。綜合世界其他國家研究和實用結果可以得出:在現有汽車發動機上不致發生運行障礙的酒精混合率以乙醇20%或甲醇15%為最合適的界限。如今已大量推廣使用甲醇汽油有德國加甲醇3%-5%;瑞典加甲醇15%;而大多數國家計劃加甲醇15%并正在進一步的推廣或成批使用中。
在1923年采用合成氣第一次工業制備甲醇,中國在1957年制造甲醇,為了能源安全考量,中國迎來了甲醇時代,甲醇具有戰略地位。
關注公眾號

福建中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